首页>>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经济补偿的12个月平均工资怎么确定?最高法一锤定音

时间:2024-08-29  【转载】

计算经济补偿的 12 个月平均工资,东莞大岭山律师一般按照劳动者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 12 个月正常工作期间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工资、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 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果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存在病假、停工、放假等非正常工作情形,导致支付的工资标准远低于正常工资的,最高人民法院在 (2023) 最高法民申 2918 号裁定书中明确,直接按照解除前实际获得的 12 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应发工资),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例如,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因公司经营问题放了 3 个月假,这 3 个月公司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而此前正常工作的 9 个月工资正常,那么计算经济补偿的 12 个月平均工资时,应将这 12 个月的工资(包括放假期间的 最低工资)相加后除以 12。

  • 工资构成的明确:具体计算时要明确工资构成,像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应计算在内,但一些特殊项目可能不纳入,如社保扣款、员工福利(除非作为工资发放)、集团公司周年庆发的钱(除非作为工资发放)等,公司承担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也不计算在平均工资里面。比如,劳动者每月基本工资 5000 元,季度奖金平均每月 1000 元,交通补贴每月 300 元,那么计算平均工资时应为 (5000×12 + 1000×12 + 300×12)÷12。

  • 计算时间范围:通常是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往前推 12 个月。比如劳动者 2024 年 8 月 31 日离职,大岭山律师那么计算平均工资的时间范围是 2023 年 9 月 1 日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