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邻里噪音惹纷争 联动调解促和谐

时间:2024-03-05  【转载】

近日,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驻兴盛社区法官沈会丰成功调解一起涉老年人的邻里纠纷,及时将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源头化解,避免了邻里间对簿公堂的尖锐局面。

社区主任:沈法官你好,有事向你求助,我们社区有个邻里纠纷,经过多次劝解一直没有解决,居民反映很大,您来帮忙调解一下吧。

沈会丰:好的,你那边尽快安排调解时间,然后告诉我。

居民甲:法官,我的邻居董老太半夜不睡觉,总开关房门、敲楼梯扶手发出噪音,导致我晚上无法休息,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告无果,我妻子心脏不好,犯病好多次了。

居民乙:她家不但噪声大,还乱扔垃圾,弄得楼道里垃圾遍地,味道特别难闻。

居民甲:一敲就是好几年,逼的好几户人家都搬走了,我们是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地方搬,真的快要受不了了。

居民甲妻子:我患有心脏病,董老太家总是在半夜突然发出巨大噪音,好几次都给我吓犯病了,有一次我都晕过去了。

董老太家属:实在抱歉,我家老太太患有小脑萎缩,都是邻居,请大家多多体谅。

沈会丰法官一行刚刚走进调解会场,此次纠纷的两户当事人甲某和乙某便向沈会丰法官大倒苦水。

经过了解,沈会丰法官得知,甲某乙某两家口中所说的邻居董老太患有小脑萎缩,因为身体不舒服导致经常失眠,脾气也暴躁,经常晚上和老伴吵架,另外她的听力也几乎丧失,导致在关门、说话时声音非常大,敲走廊扶手则是她在收拾完卫生向扶手上搭拖布导致的。

沈会丰法官在了解案情后,意识到能否让董老太停止产生噪音是本次调解能否成功的关键,他向董老太家属提出几条避免产生噪音的意见,积极劝说邻里之间应当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最终三方达成和解,董老太家属同意在门框和楼梯扶手上包裹隔音材料,承诺以后及时清理楼道垃圾,并带董老太前往医院就医。

随后,沈会丰法官向在场居民发出倡议,远亲不如近邻,关爱老年人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共同维护好安定团结的邻里关系。同时,楼道是公共区域,也是唯一的防火通道,涉及到整个单元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堆放杂物和丢弃垃圾,不仅妨碍住户通行,还会滋生病菌,大家要共同努力、共同爱护楼道公共环境。

自诉源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持续加强与所辖社区协作,开展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工作,充分运用“四员合一”工作机制,驻社区联络法官及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解决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纠纷解决需求,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关爱老年人,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通过调解化解纠纷,不再走入繁琐的诉讼程序,降低老百姓解纷成本,既是法院诉源治理的工作内容,也是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应有之义。”沈会丰法官这样说。

2024年,鹤岗两级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省法院“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工作要求,将“四员合一”队伍、“社区法官工作室”“e网通”小程序作为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有力抓手,推动解纷力量向基层一线延伸,推动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塞北枫桥”。

来源: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法院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